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爱卫办通报表扬!四川这些地方被选为2022年度健康县区建设典型经验、优秀案例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通报了2022年度全国健康县区建设优秀案例征集情况和典型经验。
为持续推进全国健康县区建设工作,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爱卫办联合开展了健康县区建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各省份按照《健康县区建设规范(试行)》要求组织遴选,认真把关,共推荐健康县区建设优秀案例81个。国家级组织专家对推荐案例进行多轮审核,共遴选出20个健康县区建设典型经验,其中,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入选2022年度健康县区建设典型经验。
2022年度健康县区建设典型经验
(资料图)
雅安市芦山县
——传奇古姜城 健康新芦山
雅安市芦山县将“非遗文化”芦山花灯与健康传播融合,通过“线上+线下”形式,传播健康知识和技能,受到群众的欢迎。
芦山县借助社会资源建立托育服务中心,提供良好的娱教环境,辅助家长照养幼儿,解决年轻父母后顾之忧。建立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社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娱乐、保健等综合服务。
芦山县发挥当地地理优势,发展中药材产业,打造以中医药为特色,集旅游、康养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体验、健康田园旅游路线。以农家乐为依托,建设康养小院。
自贡市贡井区、广元市昭化区、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入选2022年度健康县区建设优秀案例。
2022年度健康县区建设优秀案例
自贡市贡井区
——人人参与 “贡”享健康
深耕健康农业,助力乡村振兴。自贡市贡井区确立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着力壮大花生、蔬菜、水果、大头菜等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品牌,并与农旅文化园、农旅休闲园、农旅体验园等深度融合,产业园区内解决就业岗位5万余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突出示范作用,打造区域特色。大力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健康服务共同体,形成了医共体内人员互派、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机制,统一了药械集中采购配送,规范了双向转诊流程。在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先行先试,成立自贡市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分会,为1万余名群众提供心理服务。依托自贡老年病医院,打造西南智慧康养产业园,将项目建设成一个集医、康、养、教、研、游为一体,西南首个“医疗技术+产城融合+消费体验”的现代产业园区,推动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内康养产业错位融合发展,打造独具老年人健康和人文关怀需求特色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广元市昭化区
——让全民健康成为全面小康最亮底色
昭化区聚焦全民健康体质提升,连续10年在辖区全域推广柔力球运动促进全民健康,逐步构建了以“昭化健康大使”为引领、专业队伍作支撑、全民参与为目的健身运动体系,成功将柔力球运动带入千家万户,“全国柔力球之乡”品牌持续做强。
昭化区立足自身生态优势,坚持“食在昭化、吃得健康”发展目标,精心发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王家贡米,连片打造水稻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为群众“吃出健康”提供有力地产品保证。
激活“绿色GEP”,做优康养新高地,紧紧围绕绿色生态价值,以河流、森林复合生态体系为基础,以本地农业生产性景观和历史人文资源为文化特色,聚力打造娱乐休闲、户外体验、康复理疗、健康养老一体化的康养度假胜地,全省首创完成乡镇GEP核算。
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
——发扬藏医药康养特色打造民族健康品牌
香巴拉热土一木里展现健康新面貌
在保护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元素,打造“木椤子+石砌”藏式房屋,配套建设民族文化坝子、卫生间等基础设施,差异化打造独具历史“健康风味”的藏族传统藏寨。
在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基础上,木里积极打造非遗文化市场主体,创办非遗文化产业,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致富渠道和乡村亮点,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助力推动乡村振兴。
木里依托浓厚的远古藏族村寨和传统文化、自然资源和周边旅游资源,恢复“转山”“跑马”等节日,入户制作酥油、糌粑、青稞酒和藏袍、藏毯制作等体验式项目,打造独具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的绿色康养福地,促进健康文旅融合发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