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热点 > 正文

鲸鱼连续多日现身深圳大鹏湾 鲸喜大鹏湾后实现禁渔有多远 全球最资讯

2023-07-01 21:34:38 来源:互联网

hello大家好,我是大学网网小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鲸鱼连续多日现身深圳大鹏湾,,鲸喜大鹏湾后实现禁渔有多远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小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期,一头体长约8米的布氏鲸现身深圳大鹏湾海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连日来,“小布”畅游海域,喜逐鱼群,时而露出海面捕食,大口“干饭”,周围海鸟环绕,“鲸”喜连连的场景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对于“小布”的到访,有专家认为,这与大鹏湾海洋水质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密不可分,与近期休渔期鱼群增多等因素亦有关联。未来如何守护更多“小布”们?不少声音呼吁,可在科学论证下推动实现禁渔。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丁子昂 摄)

从“鲸”伤到“鲸”喜

7月21日,是“小布”来到大鹏湾海域的第23天。6月29日,有市民用手机拍到了一段鲸鱼浮出水面的视频,“鲸”现大鹏湾的消息自此迅速传开。

随后,专家通过分析现场照片、视频,初步确认这是一头布氏鲸,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科研团队观测结果显示,“小布”体长约8米,是一头亚成体的布氏鲸。这也是有文献记载的,时隔16年布氏鲸再现大鹏湾。

而4年前的2017年3月12日,曾有一头抹香鲸被发现身缠渔网困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杨梅坑海域。在多方努力下,抹香鲸在清除渔网后游向惠州大亚湾海域,遗憾的是,抹香鲸最终还是搁浅死亡了。

如今,鲸类动物再现大鹏湾,“小布”的身体健康状况牵动全城,一场“护鲸行动”也上演着。自发现“小布”的第一天起,大鹏新区就发布倡议,呼吁广大市民及船员不要靠近,不要围观,不要投喂,尽量避开绕行。7月2日,大鹏新区正式成立鲸豚保护联动工作组,集中力量守护“小布”。经专家持续多天观测,目前“小布”健康状况良好。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不在。“鲸豚属大型海洋动物,一旦搁浅,救助难度大。”据大鹏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大鹏新区于7月16日在玫瑰海岸沙滩进行了多部门联动的鲸豚救护应急预案演练。

“布氏鲸在大鹏湾,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翟生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李博 摄)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丁子昂 摄)

长远来看可推动实现禁渔

“小布”的到访,侧面反映了深圳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据了解,大鹏新区有着约占深圳四分之一海域面积,近岸海水水质100%达到国家一类标准,64条河流100%达到IV类,珊瑚平均覆盖率逾30%,生物多样性状况良好。

近年来,海洋产业已经成为大鹏新区重点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2018年,大鹏新区获批深圳市大鹏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这对现代渔业的示范带动及促进深圳市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全市层面,深圳在渔业管理,尤其在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例如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等。

“一个恢复原力、物种丰富的海洋世界会带动观光潜水、生态旅游、自然研习,为当地创造的收入持久而丰厚。布氏鲸带动的‘观鲸热’更加证明了这一点。”深圳本土自然与历史研究者南兆旭表示,这种海洋旅游观光业和生态教育带来的经济收益,可能远远超出传统渔业生产。

大鹏半岛海洋图书馆长、潜爱大鹏理事长沈晓鸣也认为,如果在近海海域设立禁渔区,推动部分海域全面禁渔,长远来看对深圳海洋生态环境将是利好影响。

设禁渔区应经科学论证

实施禁渔制度是国家保护资源环境的战略措施。根据《深圳经济特区海域使用管理条例》,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通过设立禁渔区、禁渔期和增殖放流等措施,保护海域渔业资源。

自2014年5月1日起,深圳境内设立深圳湾禁渔区,范围自深圳湾大桥东侧面积约为2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实行实施全年全时段禁渔,禁止一切捕捞和养殖行为。2019年5月1日起,深圳湾禁渔区继续延长五年。

据了解,目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正牵头开展新增近海海域禁渔区前期研究工作。至于禁渔区范围如何划定,是否具备全面禁渔条件,深圳市人大代表、广东金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弢7月2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需从禁渔的本质目的出发,立足大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渔政管理能力,科学、客观、全面地认识大鹏湾的海域生态环境、水生生物多样性资源和保护、渔业资源养护等状况。同时,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切实开展必要性、可行性的研究论证,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组织听证及法制审核等。

张弢坦言,大鹏湾若设立禁渔区,可能直接影响到附近渔民生计。但沈晓鸣认为,其影响范围并不大。据沈晓鸣介绍,目前整个大鹏半岛大概有几百个渔民,大部分是从外地来深工作的,还有部分是来海边休闲捕鱼的。“这不是特别大的群体,设立近海海域禁渔区完全有条件。政府可通过制定产业扶持政策,来解决渔民的生计问题。”沈晓鸣说。

张弢也建议,政府可加大对其职业转换或转产进行引导和扶持,尤其是为渔民就业创造机会,加大培训力度,例如培训出一些身体好、素质高、表现好的渔民转为职业守护资源的“护渔员”。

除了渔民生计问题,张弢还表示,禁渔还可能对水产市场供给侧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稳定消费者对海洋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打击哄抬物价等违法经济行为。

据了解,深圳正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其中海洋生态文化建设是重要一环。全面落实海洋生态文明理念,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文化发展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提升深圳海洋文化在全球的辐射力。“未来深圳海洋生物的种群资源将得到进一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张弢表示,深圳要继续坚持保护优先,提升海洋环境监测水平及海洋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相关链接】

“小布”简历

种类:布氏鲸

昵称:“小布”

年龄:亚成体

体长:约8米左右

饭量:一天能吃180公斤左右的食物

食谱:油魣、斑鰶、沙丁鱼、棱鳀

珍稀程度: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宇譞 刘耀中 摄)

“小布”来深日记

6月29日,有市民在大鹏新区葵涌土洋附近海域发现一头鲸。从拍摄视频画面可看到,这头鲸正在捕食,海面上方盘旋着一大群海鸟。专家通过分析现场照片、视频,初步确认这是一头布氏鲸,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渔政执法人员提醒,请市民不要靠近围观。

7月1日,深圳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大鹏大队和“鲸落”深港澳海洋保护联盟发布倡议,呼吁广大市民及船员不要靠近,不要围观,不要投喂,尽量避开绕行。

7月2日,大鹏新区召开研究鲸豚保护有关工作专题座谈会,当日成立大鹏新区鲸豚保护联动工作组。专家认为,布氏鲸目前捕食行为规律,呼吸有力,可以确定这是一头健康的布氏鲸,搁浅风险较小。

7月3日,大鹏新区鲸豚保护联动工作组开展全方位的“护鲸”行动。同日起,大鹏新区将进一步加强对布氏鲸出没海域的管理。

7月4日-5日,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大鹏大队、盐田大队、中国渔政44101船继续对官湖附近海域开展不间断执法巡查,保护布氏鲸活动安全。

7月6日,科研团队发布了初步分析结果,认为近期在深圳海域出没的布氏鲸有较为频繁的“鲸吞”捕食行为,潜水和呼吸行为总体没有观察到异常。

7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点赞鲸鱼又现大鹏湾,认为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正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自觉的行为规范。”

7月10日,布氏鲸“小布”一早就出现在大鹏湾,据现场观测的志愿者反馈,“小布”当日有近70次的进食行为。同日,记者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了解到,该局正牵头开展新增近海海域禁渔区前期研究工作。

7月16日,大鹏新区在玫瑰海岸沙滩,进行了多部门联动的鲸豚救护应急预案演练。同日,大鹏新区召开海洋生物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筹备会议。

审读:谭录岗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