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关于三伏天的古诗词有哪些 3.求几句描写初伏的诗句,要

2023-05-01 07:05:24 来源:抄写作文网
抄写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提供关于三伏天的古诗词有哪些3.求几句描写初伏的诗句,要来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2.入伏的诗 有关三伏天入伏的古诗有哪些

《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

【唐】杜牧


(资料图)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

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

《夏日游晖上人房》

【唐】陈子昂

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

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夏日》

【唐】白居易

东窗晚无热,北户凉有风。尽日坐复卧,

不离一室中。中心本无系,亦与出门同。

《夏日杂诗》

【清】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形容伏天热的诗句

1. 关于伏天天热诗句关于伏天天热诗句 1.描写三伏天的诗句描写三伏天的诗句: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王毂《苦热行》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高骈《山亭夏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 杜甫《江村》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 杜甫《夏夜叹》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杨万里《夏夜追凉》写三九天的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2.描写天天炎热的古诗有哪些小池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山亭夏日 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山亭夏日 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初夏睡起 杨万里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三衢道中 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初夏游张园 戴敏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3.关于夏天热的诗句1、暑旱苦热宋代:王令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译文清风没有力量驱赶暑天的炎热,那西坠的太阳仿佛生了翅膀,飞旋在山头,不肯下降。人们个个担心这样干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难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银河被晒干?高高的昆仑山有常年不化的积雪,遥远的蓬莱岛有永不消失的清凉。我不能够携带天下人一起去避暑,又怎能忍心独自一个,到那儿去逍遥徜徉?2、夏夜苦热登西楼唐代:柳宗元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莫辩亭毒意,仰诉�v与玑。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译文译文酷热难熬半夜起床,披上衣服到西楼乘凉。山泽凝聚着炎炎的暑气,银河闪耀着湛卢似的亮光。骄阳早已晒干了滋润万物的露水,旷野宁静却没有凉风送爽。热浪滚滚汲取井水洗澡,火烧般的燥热打开门扉纳凉。靠着栏杆久久地徘徊傍徨,热汗淋漓在全身四处流淌。这么热难道还谈得上什么保养吗?抬头见北斗,将疑问诉上苍。我知道自己不是姑射山上肌肤如冰雪的处子,想要以静胜热实在是毫无希望。3、观刈麦唐代:白居易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译文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4、夏夜追凉宋代: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译文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5、夏日叹唐代:杜甫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译文夏季太阳从东北方升起,中午时太阳正当头顶,*辣的。太阳晒透厚厚的土地,酷热难熬,能有什么法子释放这难忍的闷热?上天久不打雷降雨,莫不是号令反常了?即使降雨也无法滋润万物,因为田地都已经干得尘土飞扬了。飞鸟、池鱼皆因干旱和酷热而死了。4.关于天气炎热的诗句1,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出自唐代:李白《夏日山中》白话文释义: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2,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出自元代:白朴《天净沙・夏》白话文释义:云收雨停,雨过天晴,水面增高并增添了波澜,远处高楼显得比平时更高了,水让人感觉到比平时更凉爽了,雨后的瓜也似乎显得比平时更甜了,绿树的树阴一直遮到画檐。纱帐中的藤席上,有一个芳龄女孩,身着轻绢夏衣,手执罗扇,静静地享受着宜人的夏日时光。3,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出自宋代:杨万里《夏夜追凉》白话文释义: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4,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u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出自唐代:杜甫《夏夜叹》白话文释义:漫长的白昼难以日暮,暑热熏蒸得我心如汤煮。如何才能唤来万里长风,飘飘然吹起我的衣裳?天空升起皎洁的月亮,茂林上承映着稀疏的月光。仲夏之夜苦于太短,打开窗子享受一下微凉。5,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出自唐代:韦应物《夏花明》白话文释义:夏天树木的枝条十分浓密绿意盎然,朱红的花朵点缀在上面显得明亮鲜美。正当中午,炎炎烈日当空,花朵灼灼,像火燃烧一样。一阵风吹来,花叶都翻卷凌乱,映照在水面上,十分鲜妍。我归来看见窗子上的字,眼前一片闪烁。5.描写三九天和三伏天的诗词描写三九天的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描写三伏天的诗句: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王毂《苦热行》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高骈《山亭夏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 杜甫《江村》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 杜甫《夏夜叹》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杨万里《夏夜追凉》6.形容赤日炎炎烈日天热的诗句有哪些1、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万物此陶�F,人何怨炎热。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大热五首》戴复古2、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苦热行》王毂3、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苦热》陆游4、红葵有雨长穗,青枣无风压枝。湿础人沾汗际,蒸林蝉烈号时。――《仲夏即事》晁补之5、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和蔡仲谋苦热》梅尧臣6、六龙鹜不息, 三伏起炎阳。寝兴烦几案, 俯仰倦帏床。滂沱汗似铄, 微靡风如汤。――《苦热行》萧纲7、五月困暑湿,众谓如蒸炊。幽禽荫嘉木,水鸟时翻飞。――《书斋夏日》宋・郑刚8、赫赫炎官张伞,啾啾赤帝骑龙。安得雷轰九地,会令雨起千峰。――《剧暑》范成大9、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莞簟不可近,再����三濯。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苦热》王维10、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观刈麦》白居易11、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晚晴》李商隐12、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迹�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游赤石进帆海》谢灵运13、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三月晦日偶题》秦观14、亭晚人将别,池凉酒未酣。关门劳夕梦,仙掌引归骖。荷叶藏鱼艇,藤花�I客簪。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失路情无适,离怀思不堪。赖兹庭户里,别有小江潭。――《水亭华阴王少府还县》岑参15、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u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夏夜叹》杜甫7.描写天气热的诗句描写天气热的句子1.太阳*辣的烤着大地,不远处传来知了的声音。2.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3.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太阳让人坐立不安在树下乘凉也感到急躁。4.盛夏的阳光真像蘸了辣椒水,坦荡荡的街上没有一块阴凉地。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5.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6.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象怕阳光伤了他们的翅膀。7.今天,骄阳似火,知了叫得震天响。8.*辣的太阳撕开了大地的皮。9.七月的天气,太阳正毒,晒得人汗珠往下直滚。10.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般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8.相容“天气热的诗句描写夏天的成语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也可称“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烧”。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骄阳如火――像火一样的阳光。形容天气非常热。亦作 骄阳似火皎阳似火――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赫赫炎炎――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炎炎夏日――非常炎热的夏天。如:炎炎夏日海滩上到处都是戏水的人潮。炎阳炙人――炙:烤。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形容非常酷热。烈日当空――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近义 火伞高张狂风烈日――强风猛烈而酷热的天气。如:古代骆驼商队行经戈壁,常需忍受狂风烈日的恶劣天候。火伞高张――比喻烈日当空。如:夏日炎炎,火伞高张。近义 烈日当空吴牛喘月――《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使(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意思是,吴地炎热的时候较长,水牛怕热,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害怕得不断喘气。后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用以形容天气酷热。唐・李白《丁都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诗中夏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描写夏天的成语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也可称“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烧”。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骄阳如火――像火一样的阳光。形容天气非常热。亦作 骄阳似火皎阳似火――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赫赫炎炎――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炎炎夏日――非常炎热的夏天。如:炎炎夏日海滩上到处都是戏水的人潮。炎阳炙人――炙:烤。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形容非常酷热。烈日当空――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近义 火伞高张狂风烈日――强风猛烈而酷热的天气。如:古代骆驼商队行经戈壁,常需忍受狂风烈日的恶劣天候。火伞高张――比喻烈日当空。如:夏日炎炎,火伞高张。近义 烈日当空吴牛喘月――《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使(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意思是,吴地炎热的时候较长,水牛怕热,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害怕得不断喘气。后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用以形容天气酷热。唐・李白《丁都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诗中夏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5.关于末伏(秋老虎)的诗句

1、《秋夜》

宋代: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译文:

夜晚辗转反侧难已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

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依然是那么明亮

2、《山亭夏日》

唐代: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译文:

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水精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3、《秋凉晚步》

宋代: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译文:秋天真的是让人感觉悲凉的季节吗? 未必是这样吧,轻微的寒冷正是最让人感觉舒适的天气。碧绿的荷叶虽然快要落完了,但是粉红的荷花却还在盛开,新长出的荷叶就像最小的铜钱那么大。

4、《秋行》

宋代: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译文:秋天的蝉声叫得就像古筝洪亮的音响,我��者蝉声悠闲地在杨柳边行走者,小溪里的溪水平静的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忽然刮起里一阵风,吹来的叶子落在小溪里,在溪水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5、《江上秋夜》

宋代:道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译文:苍江阴雨绵绵,时至傍晚仍未见晴,井边的梧桐翻动着叶片,飒飒有声。

站在江楼上,风吹到半夜才停,乌云渐散,但末完全散去,透出朦胧月色。

7.关于小暑的诗句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r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突然暖暖的热风到了,原来是循着小暑的节气而来。

竹子的喧哗声已经表明大雨即将来临,山色灰暗仿佛已经听到了隆隆的雷声。正因为炎热季节的一场场雨,才有了门户上潮湿的青霭和院落里蔓生的小绿苔。

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蟋蟀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深则在野而斗。 《苦热》 【南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李频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 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韶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纳凉》 【北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诗人携杖出户寻觅的纳凉胜地,画桥南畔,绿柳成行,月明之夜,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幽香散溢,沁人心脾,诗人心境悠然,气定神闲. 《夏夜追凉》 【南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 时有微凉不是风。 《桑茶坑道中》 【南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 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 一牛吃过柳阴西。 大意:这是个雨后晴天,阳光金灿灿的,微风清爽爽的,地面上的雨水已经蒸发得无影无踪,小溪里的流水却涨满河槽。

溪水穿过碧绿的原野,奔向远方;夹岸丛生着繁茂的野草,盛开着绚丽的野花。堤岸旁的柳阴里,一位小牧童躺在草地上,睡梦正酣;那头老牛,却只管埋头吃自己的青草,越吃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

《中伏日妙觉寺避暑》 【北宋】梅尧臣 绀宇迎凉日,方床御��衣。 清淡停玉麈,雅曲弄金徽。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佛寺清幽,能摆脱俗虑,自然心静生凉,加上清谈玄理,“时有僧鼓琴与座上”,故清茗一杯就胜于去北方酣饮避暑。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幸有心期当小暑》 唐.韩��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能迎小暑开》 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玉溪小暑却宜人》 宋.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小暑才交雨渐晴》 宋.方回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小暑戒节南巡》 南北朝.庾信 百川乃宗巨海。

众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迹。

四海合德尧臣。 朝阳栖于鸣凤。

灵��牧于般麟。 云玉叶而五色。

月金波而两轮。 凉风迎时北狩。

小暑戒节南巡。 山无藏于紫玉。

地不爱于黄银。 虽南征而北怨。

实西��而东宾。 既永清于四海。

终有庆于一人。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 唐 .张说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

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

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合丹同�i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6.关于小暑的古诗

1. 《苦热》

【南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2.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李频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3.《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 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4.《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5.《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韶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一首关于小暑的诗及赏析: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r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赏析: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温风至”指小暑节气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蟋蟀居宇”指小暑后五日,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鹰始鸷”指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这首节气诗完整地描述了小暑三候。随着小暑的到来,热风扑面;大雨来临之际,竹子在风中喧闹,雷声中山色灰暗;一场场雨下来,门窗上有了潮湿的青霭,台阶上长有绿苔;鹰感肃杀之气将至,开始练习搏击长空;蟋蟀羽翼开始长成,居穴之壁。

参考资料

搜狗问问:

关于暑伏的诗句

4.关于炎热的诗句

1、《大热五首》宋・戴复古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F,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灼热的天气仿佛是熊熊燃烧的炭火窑。)

2、《苦热行》唐・王毂

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高温环境热得像大洪炉)

3、《苦热》南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日光*辣的,人觉得如坐在蒸笼里,身上汗水滂沱。)

4、《仲夏即事》北宋・晁补之

红葵有雨长穗,青枣无风压枝。

湿础人沾汗际,蒸林蝉烈号时。

(闷热得没一丝风,屋柱下的石墩都湿透了,树林里的蝉被热气蒸熏得疯了似的号叫着。)

5、《和蔡仲谋苦热》宋・梅尧臣

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

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

(天气热得干柴将要起火,禽兽也想剥了自身的皮毛,真是热到极点了。)

6、《苦热行》 南朝梁・萧纲

六龙鹜不息, 三伏起炎阳。

寝兴烦几案, 俯仰倦帏床。

滂沱汗似铄, 微靡风如汤。

(日神被六龙拉着在天上狂跑,床席火燎似的灼热,盼望风快点吹来,可是风即使来了也犹如烧开的滚汤。)

7、《书斋夏日》宋・郑刚中

五月困暑湿,众谓如蒸炊……

幽禽荫嘉木,水鸟时翻飞。

(农历五月,暑湿炎热,人们如放炊笼中蒸。禽鸟躲藏在树阴里……)

8、《剧暑》 宋・范成大

赫赫炎官张伞,啾啾赤帝骑龙。

安得雷轰九地,会令雨起千峰。

(热,盼望响雷下雨。)

9、《苦热》唐・王维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莞簟不可近,再����三濯。

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

(热、焦燥得实在要命,真想到宇宙中去凉快凉快。)

9.描写烈日的诗句有哪些

1. 《伏中宿富乐山赏泉》――宋代・洪咨夔

唤舡绝芙蓉,夹道森古柏。

碧天倚熏笼,烈日发芗泽。

清凉奏水观,热恼脱火宅。

石虬漱潺��,银竹堕格磔。

林密天早昏,岩拥地少窄。

坐久万想定,虚浸一奁白。

萤行露炯炯,蛩语风策策。

胡床笛三弄,所欠可人客。

2. 《同邻几避暑景德》――宋代・侯置

��廊环无端,华殿鸟斯革。

石鲸窥广庭,金像飞半壁。

高槐十丈馀,凉叶散檐隙。

兹游得我所,烈日徒自赤。

体烦惬清潭,发散谢危帻。

彷徉或持书,静默方对奕。

惟时骄阳甚,燥气裂金石。

城郭困风埃,田畴有忧色。

顾惭无用躯,独此享嘉适。

举头望赤宵,安得片云黑。

滂沱为飞霖,一洗周八极。

3. 《西寨寓居》―― 唐代・徐夤

闲读南华对酒杯,醉携筇竹画苍苔。

豪门有利人争去,陋巷无权客不来。

解报可能医病雀,重燃谁肯照寒灰。

严陵万古清风在,好棹东溪咏钓台。

功智争驰淡薄空,犹怀忠信拟何从。

鸱鸢啄腐疑雏凤,神鬼欺贫笑伯龙。

烈日不融双鬓雪,病身全仰竹枝筇。

崇侯入辅严陵退,堪忆啼猿万仞峰。

4. 《喜仲春有闰》――宋代 ・ 姜特立

仲春闰月天声佳,天岂有意迟群葩。

天公正为老人设,剩添一月延韶华。

今春计日百二十,不比严霜烈日空增加。

良辰好景不易得,此日讵可容易过。

汉家天子赐甲子,所见殆可儿童夸。

直须烂醉答造物,秉烛列炬惊林鸦。

5. 《秋思》――宋代・陆游

烈日炎天欲不禁,喜逢秋色到园林。

云阴映日初萧瑟,露气侵帘已峭深。

衰发凋零随槁叶,苦吟凄断杂疏�U。

�e来不得中原信,抚剑何人识壮心!

6. 《邀同社十七人游灵岩天台次前韵呈潘刘》――宋代・陈宓

凌晨避暑作清游,烈日方中{忄双}玉楼。

石刻俨如元佑日,榜题犹带有唐秋。

二三弟侄皆同志,十一宾朋尽胜流。

共侍潘刘两夫子,夕阳归路语难休。

7. 《送李司录西赴》―― 宋代・邓肃

晴云耸奇峰,烈日破昏雾。

谪仙有行色,朋僚伤远送。

嗟哉君子人,簿书久倥偬。

文星应长庚,劲气模�E�X。

幡然玉京去,伫听朝阳凤。

岩野岂能留,端肖高宗梦。

8. 《紫微花》――宋代・董嗣杲

枝干无皮痒有身,朱房翠户演精神。

星垣光射开花地,纶阁香侵视草臣。

肘肘紫蕤飞烈日,心心黄粟舞晴尘。

何从借取麻姑爪,莫厌爬搔此树频。

9. 《观荷》――宋代・方岳

花叶根茎迥不同,略无些字犯春风。

羽衣纵落寻芳后,解作清凉烈日中。

10. 《苦热三首》―― 宋代・郭印

纤云都扫迹,烈日正燔空。

人立洪炉上,鱼游沸鼎中。

四山浑束热,一叶不吹风。

屈指秋期近,清凉四海同。

8.描写夏日烈日炎炎的古诗词有哪些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杨万里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

惟有葵花向日倾。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宋代诗人王令《暑旱苦热》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

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宋代诗人秦观《纳凉》

携�E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宋代诗人杨万里《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s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宋代诗人苏舜钦《夏意》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南宋诗人陆游《幽居初夏》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三伏天的古诗歌

7月12日入伏,一年中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蒸笼”模式开启。一起读读古诗,学学古人消暑纳凉,找一份凉爽惬意。

《苦行》

【唐】/王维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莞簟不可近,����再三濯。

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

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

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

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

《暑热游荷花池》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暑旱苦热》

【宋】/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喜晴

【宋】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忆王孙·夏词

【宋】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沈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夏词

【明】智生

炎威天气日偏长,汗湿轻罗倚画窗。

蜂蝶不知春已去,又衔花瓣到兰房。

阳羡杂咏-绿云亭

唐 陆希声

六月清凉绿树荫,竹床高卧涤烦襟。

羲皇向上何人到,永日时时弄素琴。

刘驸马水亭避暑

刘禹锡

干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箪空。

琥珀盏红凝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

纳凉

【宋】秦观

携�E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夏夜追凉》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明月中。

竹深树密无人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山中景》

元代释英

六月山深处,轻风冷袭衣。

遥知城市里,扑面火花飞。

《慧力寺避暑》

宋 戴复古

何处避炎热,相期过宝坊。

万松深处坐,六月午时凉。

钟磬出深屋,江山界短墙。

醉来归兴懒,留宿赞公房。

《山亭夏日》

唐代高骈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中伏日妙觉寺避暑》

宋 梅尧臣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不须何朔饮,煮茗自忘归。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消暑诗》

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1.描写三伏天的诗句

描写三伏天的诗句: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王毂《苦热行》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高骈《山亭夏日》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 杜甫《江村》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 杜甫《夏夜叹》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杨万里《夏夜追凉》

写三九天的诗句: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三伏天的古诗词及鉴赏

三伏天,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开始了。入伏后,上无纤云,下无微风,蝉声满树,闷热逼人。古代没有电扇空调或是冰箱冷柜,同样的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古人们又在做些什么消暑纳凉?下面是关于三伏天的古诗词及鉴赏:

《桥南纳凉》

【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莲池自在香。

- 赏析 -

这首诗短短28字,描写了柳、桥、床、月、船、笛、风、莲等众多事物;顾及色、声、味,仿佛漫步在婆娑多姿的绿柳林中,徜徉于碧波荡漾的荷塘小径,清风徐徐,荷香沁人心脾,笛声悠扬悦耳,暑热顿时消散于无形之中。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

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

露顶洒松风。

- 赏析 -

在夏日的山中,羽扇可以不摇,衣履可以*。诗人在林间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更像是魏晋遗风。“露顶洒松风”更体现出诗人悠然自得,亲近自然的心情。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写,来突出夏天的炎热。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 赏析 -

这首诗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避暑南亭,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了来自身心两方面的适意和*。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而达于浑然一体,极富于韵味。

《暮热游荷池上》

【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 赏析 -

诗人用小荷的情表现自己的情,用荷花“深藏”来写天气之热,化静为动,使整首诗充满生活气息,新鲜、轻松,写暑热,透露出清爽之情。新鲜活泼、轻巧俏皮,写出了对夏季傍晚美景的赞赏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苏幕遮》

【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 赏析 -

诗人上阕先写室内燎香消暑,继写屋檐鸟雀呼晴,再写室外风荷摇摆,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词中对荷花的传神描写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为写荷之绝唱。下阕再由眼前五月水面清圆,风荷凌举的景象联想到相似的故乡吴门的五月的风物,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相思之情淋漓尽致。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 赏析 -

诗人白居易的避暑方法简单有趣,还颇有哲思。诗人坐在庭院中,室没杂物,心无杂念,凉风自然生。这或许是消暑的最高境界——心静自然凉。

《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

【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

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

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

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

- 赏析 -

杜牧常以豪放笔调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悲慨,因此诗文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夏至避暑本是乐事,红药绿萝本是美景,但寄居南邻终是羁旅,所以才有故山云水乡的"感慨,可见文词清丽,情韵跌宕。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宋】辛弃疾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

闲去闲来几度。

醉扶孤石看飞泉,

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

灯火门前笑语。

酿成千顷稻花香,

夜夜费、一天风露。

- 赏析 -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的超脱、美好的感情,但寓居乡下,宏图难展的沉重与乡间亮丽美景带来的闲适交织成为了一种复杂的感情,也因此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辛弃疾。

《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

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

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

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

睡来谁共午瓯茶。

- 赏析 -

诗的前六句极写幽静的景色之美,显示诗人怡然自得之乐。但结联陡然一转,长叹声中,一个“老”字,顿兴“万物得时,吾生行休”之叹。一种寂寞之感,袭上心头。四顾惘然,无人可诉说。志士空老,报国无成,言念至此,只能怅怅。所以说这首诗在幽情中自有暗恨。陆游一生忧国忧民,热爱生活,积极用世,坚韧执着的个性的闪现,也正是这首《幽居初夏》的特色。

3.求几句描写初伏的诗句,要古诗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m《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缙凇断耐碓⒅笔≈小�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四月入夏季,六月到暑天。

《诗经・小雅・四月》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四月。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标签:

标签: